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8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4-12-21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至清代古墓葬,利玛窦等明清外国传教士墓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南面。利玛窦(1552-610),是明代意大利来华的天主教著名传教士,曾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万历年病逝在北京,葬于此。传教士南怀仁、汤若望墓分居利墓左、右侧。利墓东侧还立有明清外来传教士墓碑59通。基本概述

全称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车公庄大街。最初的利玛窦墓,墓穴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墓后建有西式拱顶六角亭,供奉十字架。墓前列有石供及明顺天府尹王应麟撰书的石碑1通。整个墓地以砖墙围绕,南门外有一石墁甬道,墓前立有石门牌坊1座,大书“钦赐”2字。故后人又称为石门墓地。

历史渊源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由明及清的一些外国传教士相继葬于此墓地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墓地遭破坏,一些附属建筑也被损毁。后清政府重修墓地,并新建教堂,将77尊墓碑嵌在教堂的外墙上。

“文化大革命”期间,利玛窦墓与附近诸传教士墓又被夷平,教堂被拆毁,利玛窦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

1984年墓地被修复,重修的墓地分为坐北朝南、东西毗连的2个墓院,四周皆以砖砌花墙围绕。东院南北长25.7米、东西宽15.5米,为利类思等60位明清传教士墓碑碑林。西院较东院向北缩进15米,为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3位传教士的墓院,其中利玛窦墓居中,汤若望与南怀仁墓分列右、左两侧。三墓均为前碑后冢格局。

重修的利玛窦墓,坐北朝南,墓高1.5米,长2.4米,宽1.3米。墓前列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耶稣会士利公之墓”碑,其碑为螭首方座式,碑高2.7米,宽0.94米,碑座高0.6米,宽1.2米。碑后约1米是墓冢。1987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即现利玛窦墓碑围墙以内。

墓地布局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整个墓地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原来的利玛窦墓,在利玛窦墓的左右两侧又葬了清代的两位最重要的传教士汤若望和南怀仁,成了三墓一园的一个单独组合。这是一个恰当的组合。明清两代的外国传教士中,这三位无疑是最杰出的人物,他们不仅在传教事业上获得显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传播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以及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都获得过中国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曾经担任过重要的宫廷官职。

利玛窦墓正中是一尊大理石墓碑,用方砖砌护。 上刻“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八个大字,右侧的小字是:“利先生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亚国人。自幼入会真修。明万历壬午年,航海首入中华衍教,万历庚子年来都,万历庚戍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会四十二年。”左侧是内容大体相同的拉丁文。墓碑周围环绕着有着宗教意味的玫瑰花,墓碑顶部却是一条中国龙缠绕着西方的十字架。石碑后面是灰身黑顶圆拱式的长方形砖砌坟墓,墓高1.5米、长2.4米、宽1.3米。这就是“利玛窦墓地”。

紧挨着利玛窦墓的东侧就是明清时期其他西洋传教士墓园,如今共保留有63名传教士的墓碑。他们来自葡萄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各国。

建筑风格

最主要的特点是,这批洋人都是按照中国的墓葬习俗建造他们的墓地的。所有的墓碑都是中国式的,墓碑顶部全是石雕的中国蟠龙。墓地装饰也都是中国式的。但同时兼顾到了西方的习俗,尤其是天主教的习俗。最有趣的是两点。

一是墓碑上的蟠龙怀抱着基督教的十字架。

二是传教士墓园前蹲着的不是狮子等中国的镇墓之兽,而是一只羊。根据基督教的理念,教徒都是迷途的羔羊,神职人员就是牧羊人,神甫又叫“牧师”,他们的工作就是把迷途的羔羊引上正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 琼ICP备12002442号-29 )

GMT+8, 2024-4-27 19:06 , Processed in 0.2185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