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攻略] 智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4-8-18 16:4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智利共和国,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古城,坐落在马波乔河畔,碧波鳞鳞的马波乔河从城边缓缓流过。除此之外,智利境内还有终年积雪的圣地亚哥,最干旱的阿塔卡马沙漠。智利诗人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是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南美洲作家,之后,大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也获得此奖。1 概述
  智利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它拥有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铜矿,有“铜之王国”之称。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的农业,渔业和服务业也很发达。2010年智利人均GDP位居南美洲第一,不过社会贫富差距非常巨大。社会治安方面属南美洲较为安定的国度,官员贪污的程度也是该洲国家中最为轻微的。
  由
智利国旗
蓝、白、红三色构成。靠旗杆一边上方的旗角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旗地由白、红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白色在上,红色在下。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 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的统治,在兰卡瓜英勇牺性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
  盾面来自国旗图案。盾徽左侧是安第斯鹿,右侧是美洲大兀鹰,上方是与国旗颜色相同的美洲鸵鸟羽毛。底部的智利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是独立自由的象征。绶带用西班牙文写着“依靠公理和武力进行斗争”。
  阿劳乌卡利亚松。是世界稀有树种。有“黑色金字塔”之称。
  “戈比爱”野百合花(柯碧韦)是喇叭藤科植物。花红色,偶尔也开白花,长度3—4寸,花瓣坚挺好像涂蜡。结椒形小果。花开藤上,藤攀缘在树干上,以智利南方多见。[5]
  独立日:9月18日(1810年)
  国庆日:9月18日
  国际域名缩写:CL
  国际电话区号:+56
2 地理位置
  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1]
  智力像一支又瘦又长的毛笔,从北到南长达4270公里。如果把它放在中国地图中,就要从黑龙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岛。而国土东西之间的宽度平均只有180公里,不过相当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仅为国土长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堪称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6]
3 自然气候
  智利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大致上智利可分三个区域。
  北部多山,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脉的两条山脊之间是阿他卡马沙漠。这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往往终年无雨。过去这里有硝酸矿被开发,现在主要是铜矿。这个地区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
智利
气候类似地中海气候。这个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众多。首都圣地亚哥(约五百万居民)就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瓦尔帕莱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农业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塔拉尔盐湖南部人烟稀少,降雨极丰富。海岸前有许多岛屿。大陆南方有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岛前的一个岛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点。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高原。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边界线是安第斯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为12.7毫米,在圣地牙哥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岛为5800毫米。
4 旅游景区
4.1 圣地亚哥  
  智利
圣地亚哥
首都,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国境中部,坐落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西距瓦尔帕来索港约100公里,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雾,碧波鳞鳞的马波乔河从城边缓缓流过,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顶闪闪发光的银冠,天然山水给圣地亚哥增添了动人的风韵。
  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率领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现在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的雏形。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公元19世纪因智利发现铜矿并逐渐大规模开采,城市迅速得到发展。在随后的年月里,数次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市区历史性建筑物受到严重毁坏。今天的圣地亚哥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534万,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4.2 阿塔卡马沙漠 
  最干旱
阿塔卡马沙漠 
的地方——阿塔卡马沙,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约1100公里,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公里。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且在大陆西岸热带干旱气候类型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形成了沿海、纵向狭长的沙漠带。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多雾;相对湿度较高,可达70%以上;年雨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北部尚不到10毫米,且变率很大;有些地方曾多年不雨。多盐沼。铜和硝石藏量丰富,南回归线北侧的楚基卡马塔有世界著名的露天大铜矿,北部沙漠区有闻名世界的天然硝石矿。
  智利北部的乾旱地区。南北长1,000~1,100公里(600~700哩),绝大部分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阿塔卡马两省境内。主要包括西边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和东边普雷科迪耶拉(Precordillera)山脉底部的冲积扇。边缘界线不很清楚。在智利东北与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交界处,有一块高达4,260公尺(13,000呎)的高原称为阿塔卡马山间高原。从亚马逊盆地吹来的潮湿气团,被安地斯山脉挡住,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乾旱地区之一。
  沿岸由秘鲁寒流带来南极冷水,使空气下冷上暖,造成逆温层,亦不利於成雨。在一个世纪中,伊基克(Iquique)和安托法加斯塔只下过2~4次大雨。温度较低,安托法加斯塔平均夏温18℃(65℉)。这片沙漠在19世纪本分属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三国,它们为争夺资源经常发生冲突。1879~1883年的太平洋战争,智利获胜,遂永久占有这块地区。从19世纪中叶以後开采硝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智利硝石垄断世界市场,年产量达300万吨。自从人工合成氮出现後,硝石市场大为缩小,当地繁荣一落千丈。现在的主要资源是安地斯山区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和沿海帕波索(Paposo)的铜矿。
  难以想象一次干旱竟延续了400年之久,但这的确曾发生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自16世纪末以来,于1971年首次下了雨。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从来不下雨。它已成为一个闻名的度假地,靠引安第斯山脉的管道水来供水。在这里,你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这是我们惟一没发现生命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研究阿塔卡马沙漠多年的美国地理学家克里斯·马凯说。“无论 在南极,北极或任何其他的沙漠,铲起一块土,总能发现细菌。但在这里,你什么都找不到。”
  阿塔卡马沙漠从智利与秘鲁交界处向南延伸约960千米,地势一般比海平面要高得多,平均为610米。它由一连串盐碱盆地组成,几乎没有植物。
  阿塔卡马沙漠为什么如此干燥呢?一部分原因在于来自南极的寒流产生了很多的雾和云,但并没有降雨;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东面的安第斯山脉就象一道屏障,挡住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可能形成雨云的湿空气。但在这里却生活着100多万人。没有水,他们就用一张张稠密网幕,捕捉翻滚过山峰上的浓雾。让浓雾在网表面凝聚成水滴,再用管道引来饮用。他们凭借这种方法及从蓄水层中采集的少量地下水,种植橄榄、西红柿和黄瓜。而在高原上的人们则依靠高山雪水种植作物,放牧骆驼、羊驼。
  早期居民在地上作画,用深暗色的石子嵌在沙中作出动物、人物以及几何形状、最大的一幅画是伊基史附近的阿塔卡马巨人画,占用山坡达120米长,没有人知道作这些画的用意。从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些画,从空中看更为清楚。
5 旅游指南
5.1 交通
  铁路:首都圣地亚哥地铁全长74.5公里,2005年客运量为2.67亿人次。
  海运:主要港口有瓦尔帕莱索港,塔尔卡瓦诺港,安托法加斯塔港,圣安东尼奥港和彭塔阿雷纳斯港等。
  空运:有5家航空公司,6个国际机场。智利国家航空公司有波音飞机11架,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加拿大、法国、秘鲁、 西班牙、美国、乌拉圭和委内瑞拉通航;私营的铜业航空公司有波音飞机7架,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和美国通航。
5.2 地铁和公交
  1、地铁[2]
  智利地铁有4条线,分别是1号、2号线、4号线和5号线。
  2、公交
  由于近年的公交系统改革,公交车数量车次减少了很多,公交线路也改变了。以前坐一辆车就能够到目的地,现在要倒很多次,导致很多当地人也无所适从,结果上班迟到成了家常便饭。
晚上9、10点公交站台还有很多人排队等车,地铁人满为患。
有些地铁口还安置了红绿灯。
  3、方便之处:用一张Bip卡可以坐地铁刷卡,然后在1-2个小时内转乘公交车刷卡免费。
5.3 购物
  是世界上第三大产铜国,也是世界上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圣地亚哥市处处都能感受到铜的存在,到处都可以看到铜的光辉。漫步市区,每隔不远眼前就会出现一座精工细琢的纪念铜像,这些铜雕刻大小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市区“宪法广场”上智利民族解放运动先驱沃伊金斯将军的铜像雕刻,横刀跃马,气壮山河。那一座座铜像雕刻,让人目不暇接,仔细观赏,仿佛置身于铜像的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5.4 美食
  智利
智利 龙虾
海产食品很丰富,特别是龙虾和牡蛎(5~8月)。当地餐食主要有:鳗鱼汤(Caldillo de Congrio),贝类菜(ChuPe de mariscos)。鸡肉蔬菜汤(Cazuela de ave),卷酥馅饼——含肉、洋葱、鸡蛋、橄榄以及厨师喜爱的原料(Empanadas),辣味玉米粽子(Hamitas),牛排米饭(Bife Lomo),用番茄和洋葱调味的热狗(Vienesas),瓦锅蒸牛排面条(Talarines con Lomito)。        
  酒吧和俱乐部营业时间为18:00~1:00(次日)。当地产白葡萄酒既便宜又好。白葡萄酒主要有Santa Carolina和Cousino Macal两种,Tarapaca ex Zavala是一种勃艮第味道的葡萄酒。当地人喝的是pisco(一种葡萄蒸馏的酒);Aguardiente是一种类似白兰地的酒,含酒精度很高;cola de mono(圣诞节酒)味道很好,在闹市区酒吧均有出售;Escudo是一种普通大众喜爱的啤酒。        
  待客的主食有用新鲜的玉米面制成的一种名叫“乔克洛”的嫩玉米糕,用大米、玉米粉、肉汤和蔬菜制成的“肉汤莱饭”,用奶酪、海鲜作的馅饼和用肉末、葱头、葡萄干、油橄榄、鸡蛋等作的馅饼。      
  菜肴是用猪肉、牛肉、羊肉、葱头、土豆、西红柿、生莱、白菜、菜豆、兵豆、鹰嘴豆等制成的,其中烤肉占很大成份,香味扑鼻,鲜美可口。待客的餐桌摆有各类水果,如苹果、柑桔、葡萄、西瓜、甜瓜、李子、杏、桃、草莓、荔枝以及山橄榄等,智利人称水果为天然甜食。智利人爱饮酒,待客是少不了酒的,低度白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是待客的常备酒。        
  餐厅会提供大约花费 5美元的价格低廉的午餐服务。整个午餐会以一道简单的沙拉加油和柠檬汁开始,然后就是一碗热腾腾的炖菜(cazuela)或者一碗热肉汤、鸡肉或者海鲜,抑或是用别的食物代替肉汤,如填塞有肉、洋葱、一个煮鸡蛋和一些橄榄的面粉糕饼。在夏天,千万不要错过了乌米塔(humitas),做法是将嫩玉米磨碎加上辣椒、西红柿、糖、猪油等调和在一起用玉米大苞包起来煮熟,放冷之后,再在火中烤熟食用。        
  在智利,海鲜菜肴格外受欢迎。如果你可以的话,可以试试大螃蟹和大虾。智利菜的主菜一般是由特制的大米和鸡肉、猪肉、油炸鱼组成。甜点是必要的一道。然后跟着一杯速溶咖啡。在晚上,三明治是很受欢迎的食品。智利的鳄梨牛肉三明治非常的有名,另外还有绿豆牛肉三明治和热狗加上番茄、鳄梨与蛋黄酱。        
  葡萄酒也是智利的一大特色,作为世界第五大出口国,智利有着便利的酿造葡萄酒的条件,干燥的夏季,洁净的空气,都让葡萄酒更好的发酵,成品更加醇正,味道更加芬芳。单独饮用葡萄酒,味虽美,却少了一份雅兴,再配以智利传统美食,加上新鲜的海鲜,摘取新鲜的蔬菜,那才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智利的美食混合了智利当地的南美传统饮食和殖民时期引进的各种欧洲风味食品,巧妙的融合反而造就了今天圣地亚哥独具特色的美食。
6 历史文化
  自有记载以来就是地广人稀之地,人口1850年只有129.4万人,以后以每30年增加130万人的速度直到609.1万(1950),二战后人口增加加速,1980年为1114.5万,2007年1566.5万。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圣地亚哥。
  独立前的智利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16 世纪处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其中,北部的乌鲁人、孔萨人和中部的阿劳坎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渔业,有的已能制造铜器和金银器;南部的奥纳人、雅甘人等靠渔猎为生。16 世纪30 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秘鲁以后,派他的伙伴阿尔马格罗于1535 年侵入智利。因遭印第安人袭击,1538 年逃回秘鲁。1540年,皮萨罗又派巴尔迪维亚再次侵入智利,陆续建立圣地亚哥、康塞昔西翁和瓦尔迪维亚等城镇,智利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此后,印第安人继续坚持战斗,其中间劳坎人长期控制着比奥比奥河门南的领上,智利初由秘鲁总督管辖,1778 年西班牙王室设置智利都督府和检审庭,作为智利的最高统治机构。殖民统治时期,智利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小麦、玉米: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大片土地,推行委托监护制,强迫印第安人从事农业劳动或采掘贵重金属。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搜刮财富,给当地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智利人民曾在1651、1655、1723、1766、1780 年多次举行起义。
  1810 年9 月18 日,圣地亚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独立政府。1814 年10 月秘鲁总督派兵前来恢复殖民统治。智利民族志士在奥希金斯领导下越过安第斯山,与圣马丁的军队会合。1817 年,这支军队在圣马丁指挥下进军智利,2 月12 日在查卡布科大败西班牙殖民军。同年,奥希金斯被推举为智利最高执政官。1818 年2 月12 日奥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独立,成立共和国。
  独立后的智利
  智利独立后,政权为土生白人地主所掌握。奥希主斯政府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如取消贵族爵位,允许传布新教,发展公立学校,鼓励对外贸易等。引起地主阶级和天主教会不满。1823 年奥希金斯被迫辞职,流亡秘鲁。此后,由于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国家一度陷于动乱。1831 年保守党上台执政。1833 年制定宪法,赋予总统以极大权力,以天主教为国教,巩固了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开始了此后30 年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这期间,保守党政府鼓励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开发阿塔卡马和科金博铜矿,使智利成为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产和粮食的出口增加,教育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大量英美资本投入硝石、铜矿开采业以及铁路。1836~1839 年间,智利进行了反对玻利维亚一秘鲁联邦的战争(。桑塔·克鲁斯,A)。
  19 世纪40~50 年代,自由党在自由派地主和矿业资本家支持下强大起来。1861~1891 年自由党执政期间。政府极力削弱天主教势力,开发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区。并改进了交通。英美资本进一步侵入,控制了铁路和主要生产部门。1865~1866 年,智利与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结成同盟,进行了反对西班牙的战争。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中,智利吞并了秘鲁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维亚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
  1891 年,海军军官J.蒙特发动内战,夺取政权。此后,地主阶级联合大进出口商通过国会控制政府,开始了所谓“国会共和时期”(1891~1920)。这个时期,智利经济有所发展。1920 年,自由联盟候选人A.亚历山德里·帕尔马当选为总统。1925 年,召开制宪会议,制定新宪法,规定选民直接选举总统,实行政教分离,征收累进税,政府有权征用私人财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1922 年社会劳工党改名为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1932 年亚历山德里·帕尔马再次当选总统后,反民主倾向加剧,法西斯势力日益猖撅。1936 年,激进党、共产党、社会党、民主党和劳工联盟组成人民阵线。激进党在人民阵线支持下执政,塞尔达(1938~1942)、。里奥斯·莫拉莱斯(1942~1946)和.冈萨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继任总统。前两届政府曾大力兴办学校,成立“生产开发公司”,发展民族工业,向农民贷款,发展对外贸易,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更加壮大。1941 年国会选举时,有18 名工人代表被选入国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5年对轴心国宣战。冈萨雷斯·魏地拉执政初期,曾吸收左翼人士入阁。1947年起,政策右转,1948 年颁布《保卫民主法》。1952 年,卡洛斯·伊瓦涅斯·德尔·坎波当选总统后,继续在外交上追随美国。
  1958 年,自由党和保守党支持J.亚历山德里-罗德里格斯当选总统。1960年,智利发生8.9级特大地震,给智利造成毁灭性的伤害。1964年,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当选总统后,迫于人民的压力,曾对美资铜矿公司实行“智利化”(即合营);同时征收地主的部分土地分配给农民。
  1970 年,左翼6 个党组成人民团结阵线,支持社会党人阿连德·戈森斯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1973 年9 月11 日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任“军人执政委员会”主席。进行了长达16年的军政府统治。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
  1994至2000年间基督教民主党人爱德华多·弗雷当选总统。2000年起社会民主党人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当选总统。2006年1月15日,前国防部长,单亲妈妈米歇尔·巴切莱特在选举中获胜,当选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2010年1月11日,智利正式签署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协定,使其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国,也是南美洲首个加入该组织的国家。
  2010年1月17日,智利反对派联盟“争取变革联盟”候选人塞巴斯蒂安·皮涅拉以52%的得票率当选智利总统,成为智利52年来首位通过投票当选总统的右翼党派总统。
6.1 文化艺术 
  是拉美文化艺术水准较高的国家之一。全国有图书馆1999家,总藏书量为1790.7万册。有电影院260家。首都圣地亚哥是全国文化活动中心,有25个美术馆。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奖的南美洲作家。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智利的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东南部,以神秘巨像名闻遐迩。岛上有600多尊面对大海的古代巨大半身石雕像。1996年2月,该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3]
7 地域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大区,下设50个省和341个市。各大区名称如下: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马,科金博,瓦尔帕莱索,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马乌莱,比奥比奥,阿劳卡尼亚,洛斯·拉戈斯,伊瓦涅斯将军的艾森,麦哲伦,圣地亚哥首都区。
  全国分为13个大区,下设50个省和341个市。各大区名称如下: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马,科金博,瓦尔帕莱索,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马乌莱,比奥比奥,阿劳卡尼亚,洛斯·拉戈斯,伊瓦涅斯将军的艾森,麦哲伦,圣地亚哥首都区。
8 投资环境
  智利上述令人瞩目的吸引外资的突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智利在国内经济发展及制度环境方面的特点。这里我们把它归结为高度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稳固完善的法律框架、持续的经济增长态势以及稳健的经济调控机制等主要方面。
  (1)高度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
  智利的经济自由化可追溯到1973年,当时的政府引进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包括从高度受政府管制的状况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放开价格管制,开放对外贸易,降低关税,加强对自由竞争的保护等。目前智利已经与59个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还与24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税收协议。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低水平的非关税壁垒将智利变成了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此外,从主要投资来源国的分布来看,智利吸引的外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主要投资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法国、瑞士等国以外,还有来自巴西、哥伦比亚等多个拉美国家的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智利的经济自由度在全球排名第7位,是拉美地区经济最开放的国家,也是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2)稳固完善的法律框架
  智利关于外资的法律规定,主要由宪法和各项法律构成。智利的宪法规定了外国投资的三项最基本的原则,包括无歧视原则,非自由裁量程序,经济自由原则。根据智利法律规定,外资进入智利必须选择下面两种途径之一:智利中央银行外汇管理条例第十四章和D.L.600号法令即外商投资条例。其中,D.L.600号法令自实施起,就成为了外国投资者选用最多的机制。投资者青睐D.L.600号法令,除了因为其坚持非歧视原则、非自由裁量程序和经济自由原则外,还因为其向外国投资者保证了法律的明确性和稳定性。外商投资者通过D.L.600号法令进入,相当于和智利政府签订一项投资合同并能获得一些权力和保障。外国投资者可以获得使用官方外汇市场的保证,可以自由兑换外汇投资,也可以自由汇回资本和利润。
  (3)持续的经济增长态势
  智利是拉美地区经济评价最好的国家,在全球范围来看也是发展良好的经济体之一。2010年智利凭借其稳定增长的经济发展态势,成为了南美地区第一个加入经合组织(OECD)的国家。根据智利央行的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1年期间,智利的GDP平均增长率为4.8%,2011年更是高达6%。2012年,智利人均GDP为15263美元,居拉美各国首位。
  (4)稳健的经济调控机制
  在经济调控和稳定性方面,智利的中央银行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通过消费物价指数衡量,近十年来一直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4%(2007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期除外)。此外,智利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高、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低。从1999年起,智利中央银行就避免对市场进行干预,只在少数情况下对GPD和就业率这样一些实体经济变量进行微小调整。
  总体来讲,智利市场自由竞争程度高、法律框架完善稳固、经济持续增长态势良好、经济调控机制稳健,为智利良好的投资环境奠定了基础。
9 政治经济
9.1 政体
  半总统半议会制,政府首脑为内政部长。
  自军人“还政于民”以来,智政局保持稳定。中左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迄今已连续执政17年,历经四届政府。巴切莱特总统上台后,在延续前任政府经济政策的同时,更加重视民生,加大社会投入,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养老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和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改革措施,致力于使经济的发展惠及社会各阶层;2007年巴切莱特政府受到圣地亚哥公共交通系统改革失败、国家铜公司合同工罢工、全国统一工会大游行、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等问题困扰,民意支持率下降,但智政局基本保持稳定。
9.2 议会
  国民议会(Congreso Nacional)实行参、众两院制。议会由直接选举的120名众议员、38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8年,每4年改选其中一半;众议员任期4年。1973年军事政变后议会被解散,1990年3月11日恢复。本届议会于2005年12月11日选举产生,2006 年3月11日成立,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占绝对多数。参、众两院领导成员通过投票表决与党派协商相结合方式产生。现任参议长为基民党人爱德华多·弗雷(Eduardo Frei),任期两年。现任众议长为基民党人帕特里西奥·瓦尔克(Patricio Walker),任期一年。主要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如下:
  参议院众议院
  基民党 6 21
  社会党 8 15
  争取民主党 2 19
  社会民主激进党3 7
  独立民主联盟9 33
  民族革新党8 20
  地区主义行动党 0 1
  独立人士 2 4
9.3 经济体制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预计在2019年前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发达国家。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铁蕴藏量约12亿吨,煤约50亿吨。此外,还有硝石、钼、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盛产温带林木,木质优良,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大渔业国。工矿业是智国民经济的命脉。2001年,工业总产值为57220.56亿比索,矿业总产值30507.27亿比索。工矿业从业人口为82.9万人,占总劳动力的14%。2001年,农、林业产值15243.51亿比索,农业劳动力70.4万人,占总劳动力的12%。耕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全国森林覆盖面积1564.9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0.8%。主要林产品为木材、纸浆、纸张等。智利是以经济开放而著称于世的贸易国家。2003年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0.46亿美元。
10 频发地震
  智利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东南部、纳斯卡板块和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板块运动非常活跃,因而地震频发。由于智利的地震通常发生在海上或近海处,每次地震基本都会引起规模或大或小的海啸。
  1960年5月21日凌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发生了罕见的9.5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波及到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地震。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智利北部近海发生里氏8.3级地震,并引发了大规模海啸[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 琼ICP备12002442号-29 )

GMT+8, 2024-4-25 05:36 , Processed in 0.1888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